Push Pull Game

你很喜歡系上那個女同學。

短髮、細緻的五官,打扮的不會太妖豔,淡妝與稍微花過心思的合宜穿著,在系上有很多仰慕者。她不是系花,但偶爾在系上活動時的穿的啦啦隊服,夜唱時的小現身手,都擄獲了不少人的心,有不少人在學期一開始就告白然後被婉拒了,她靈巧的和大家保持著朋友的距離。而你,正好因為共同必修的關係常會和她有訊息來往、甚至單獨到圖書館、咖啡廳準備期末報告。漸漸的你們無話不聊,但你發現她似乎察覺你的心意,巧妙的迴避著,以至於你始終無法更近一步。當你決定放棄而將重心放到課業、生活、甚至是其他女生身上,對她疏遠時,她卻少見的主動找你聊天、關心你的近況、約你吃飯。

弄得好像,她其實還是對你有好感的?

於是循環又開始,你決定給最後一次機會,你們又開始頻繁接觸,你為她犧牲奉獻、買禮物、當她的依靠。但,卻再一次的又遲遲沒有進展。你覺得莫名其妙,你不知道為什麼。但可以知道的是你漸漸的看不見其他女生,心思上只有她、跟她說的那些話。你陣夜思考著,越思考,你就陷得越深,等你發現時,她好像在你心中已經有個特別的地位。

似曾相識嗎?

推與拉

Push Pull的核心即在於,巧妙的在親密(pull)與疏離(pull)兩者間變化,誘發兩項強大的催化劑:「張力」與「不確定性」。這大概是吸引技巧中數一數二強效的武器,而我們在生活中也時常使用、或是被下這道蠱。在很多routine的核心,不外乎就是想達到這個效果,差別在於,一味的記得該說什麼、做什麼,並正確的執行,仍不代表你可以輕易地吸引任何人。如果你不知道你在做什麼、該觸發什麼情感、怎麼維持平衡的話,你可能會弄巧成拙。

推與拉的吸引方式在於建立一定的安全感、親密度、以及展現一定程度對對方的「興趣」後,刻意的在沒有原因的情況下抽離、推開(抽象的,我不建議真的這麼做)對方。這可以是在搭訕過程的言語來往上、在夜店的肢體語言、在一段曖昧的過程中的突然表現的興趣缺缺,甚至是在一段健康的感情中偶爾的獨處時光。

正確的運用這項技巧會創造兩件事情:對方會無法確定你對她的好感已經突破那道「確定心意」的門檻,以及展現你的充足與價值。

曖昧不明到「值得」的循環

曖昧不明是一種很強大且令人上癮的狀態。在推與拉的動態中因發的就是這種狀態。她展現了對你的好感,但在你可以確定那份心意、更進一步前,她卻退後。你越不確定,你就越會去思考、猜測、試探,以至於執著。在吸引與靠近時適當的抽離,使得她永遠無法確定自己已經「擁有」你完全的心思與注意力,而無法擁有的東西,總是比你已經拿在手裡的更誘人一些。相對的,如果你開頭就告訴她:「我愛你,嫁給我吧!」那很可能她很快就會失去興致。

想像一下吧,當你在跟貓玩的時候,如果你把逗貓棒丟給它,那貓的注意力大概只會停留幾秒。你得在他面前晃著甩著,停留在它快勾到但卻差一點的地方,那貓會玩個一整天都不膩。

在快得到,卻又差那麼一點的時候,人們會願意多踏出一步,而且是往你替她們決定好的方向。這種張力的循環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軸上,可以讓對方願意投資更多時間、思緒在你身上,而這是一個不斷循環。

你在一件事情上投注了越多精力,你就越會喜歡那件事情、物品。自己煮的菜比較好吃、自己花一個月完成的畫總是越看越滿意,自己一手建立的事物總是禁不起批評。而當這個推與拉的動態逐漸累積她對你的投資時,她就更有理由說服自己「你是個值得的對象」,因為「我都已經花了這麼多青春在這裡了」。

當一個女生會在一年內多次從國外飛來台灣只為與你共渡一個禮拜的時光,那她本身投注的努力與資源已經會讓她在心裡合理化與理想化你的價值,如滾雪球一般。投入了越多精神,就會說服自己你越是值得她的青春與付出。當你越值得,她就會再投入更多。多少工具人、在「朋友區(friend zone)」掙扎的男性就是如此。他們受到吸引、曖昧與「機會」讓他們投資了大量心神、金錢,希望可以得到自己心目中的女神,那總是臨門一腳的感情動態令他們越陷越深。

到一個時間點後這個循環已不需要對方的任何介入,因為重複多次的Ego investment已經牢不可破。在被下了這個蠱的當事人因為什麼特別的契機而從中醒來之外,會一直這麼下去。

「有選擇」與高價值

推與拉的技巧可以達到的另一項目標,是顯現你的充足與價值。

選擇權與價值一直是相伴出現的。更精確的說,有高價值的人總是有更多選擇。當我是一個受歡迎的男性,我不會認為我需要贏得任一特定女性的認同或是芳心。我不需要積極的想要和任何人有快速的進展,畢竟旁邊多的是在排隊等待我的注意力的女性。這種由價值衍伸出由內而外的充足會表現在我的行事作風上:較為抽離、不過份積極、不過度依附。

回到一個日常的情境,我們很難在一見面時就客觀的衡量一個人有多少吸引力,因此我們本能地去觀察可以參考的間接指標。第三者對她的態度、肢體語言,或是本人的姿態、肢體語言、行事作風。當一個人展現了以上的特質,我們會下意識的相信這是源自於他的內在價值。

因此「充足」才會是這麽重要的一個觀念,無論你的充足是來自於你真實的內在,或是累積習得的舉手投足,在他人心中創造的印象是相同的。

在我們父母輩的時代,女生通常會進行所謂的play hard to get,故意的在表現些微的可親後拒絕男人的邀約、示愛,使得男性更加的迷戀她,一一拜倒在石柳裙下。隨便上網搜尋這個關鍵詞就可以看到千百個教女生如何應用這個技巧魅惑男性的影片、網站、文章。以往對男性來說,愛情遊戲沒有太多風險,因此限制相對的少,目標單純的是看你可以攀得多高。但對女生就不同。隨便投入一段感情騎驢找馬的Branch Swinging會受到嚴厲的道德審判,對他們來說有必要一開始就吸引到較高價值的男性。

當一個女生拒絕了一個班上的魯蛇,好這沒什麼,大家覺得理所當然。當同一個女生又拒絕了一個還可以的男生,那我們會認為她可能值得更好。當一個女生拒絕了一個外貌、條件都還不錯的追求者,那群體中最有價值的男性會認為這是他出馬的時候了。這種Play hard to get 成功的Made her the prize,身價水漲船高。

當你適時的運用Push創造一些距離,拒絕你平時會答應的邀約、在聊得正開心時丟出一句Tease、在她期待你釋出更多好感時轉移注意力,你能夠在對方心裡創造一個疑問:「難道他有別的邀約/對象?」或是單純的:「難道他不需要贏得我的注意力與心思?」

在對方心中種下這樣的疑問,參入一些想像力,即可創造更多張力與吸引力。

張力

你不以為然。你問我:「為什麼不能誠實的表達自己的心意,而必須要玩這些遊戲呢?」事實就是,直接表明心意只有在「兩情相悅」情況下有效。很多人以為感情是一個單純的擴展式賽局而我們都是理性玩家,理論上一方的好意會有好意的報答,但我們玩的不是這種遊戲。

激情與慾求是建立在不確定、變動的張力上,友情與親情是建立在舒適與安全感上。試想,曖昧是令人心安的,還是令人焦躁呢?

張力可以說是澆在乾柴烈火的上的油,運用得好可以讓小火苗燒得更旺,也可以讓膠著停滯的感情升溫。

如何找到平衡

讀到這裡我想你已經了解,推與拉的動態得維持在那個「臨門一腳」的平衡上,想像一條橡皮筋:推太遠張力會繃斷,拉太近張力會消失。

平衡的掌握有幾個你得觀察的要素:對方的自信與安全感、互動的時間軸、甚至是文化的差異。

你得銘記在心的一點是:「推」指的是展現你「不需要她」,而不是展現「你不喜歡她」。很多人搞不清楚這點,然後抱怨噢這什麼爛技巧沒有效。暗示她你有其他選擇,而不是叫你冒犯、羞辱對方。清楚地展現你對她的好感,但讓她理解,她的回饋對你說只是錦上添花—你並不需要。

一個可以讓你快速的找到這個平衡的方式是隨時提醒自己自身人生的重心是什麼。在Approach、搭訕、進行任何的技巧時保持著一定程度的自覺,展現好感,而讓互動盡可能的自然。當察覺自己開始要移動自己的重心時,就是一個該適時拉開距離的訊號。

舉個例來說吧,當你已經建立了一定的生活作息後,例如每週三次的健身、閱讀、追求嗜好等的時間,你發現你要放棄這些你為自己設立的目標、達成目標的習慣去和這個女生約會、為了她打破你為自己訂下的底線時,退一步。這不僅能讓你不背離你長期成長的軌道,也將雙方互動的框架訂立在你的底線上。

我個人的經驗告訴我,在灣台與日本這個技巧的運用必須格外小心。這兩個地區女性平均能接受的Neg、tease程度都不高。不曉得是普遍的低自信、高自尊或是低幽默感的組合讓一點玩笑都容易被當真接受,很容易被解讀為對她的攻擊或是沒興趣的指標。維持一定的rapport很重要,因此我會適當的變化Push Pull過程中鎖維持的張力,從原本在親密與疏遠兩著間游移的互動改為在一定程度的安全感中適度的展現高度興趣與好感。若將釋出的好感度畫出來大概就是以下這種感覺。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7-02-18-14-37-10%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7-02-18-14-36-39

實用技巧

終於來到眾所期盼的技巧章節了。可以活用的技巧可以說是族繁不及備載,在PUA圈內有名的Neg、rapport break、qualify and disqualify等等都是此一策略的應用。

我就不條列一堆你記不起來的台詞了,如果你有心,你可以去搜尋關鍵字,Google馬上給你一個百科大全。我在這裡想做的是針對些技巧解釋一些該避免的錯誤,讓你在學到新的台詞時可以判斷是否適用。如同我之前所講的,技巧與routine千百種,不會變的是遊戲規則。

  • Neg:

Neg即是指適時地丟出開玩笑式的Tease,這非常常用,然後也最常被誤用。我想這個技巧與四處宣揚它的人得為Pick-up的臭名負大半的責任,很多死背了開場與台詞的飢渴AFC(既飢渴又無知的典型),想到處秀他新學會的招式,實際上做的是無禮的到處冒犯女性。

Neg的要旨是要展現「你不渴求她的好感」這個層面,不是講一句羞辱對方的台詞就是Neg。太抽象嗎?這麼理解好了,今天同樣在酒吧中搭訕一個女生,極其渴望贏得芳心的男性,也就是從匱乏出發的他會想辦法抓住機會讚美、討好對方,但一個充足有有選擇的男性,則會選擇在表明對女方的興趣後,以真切的出發點說出可能不那麼討喜的言論。就想像,你是一個口無遮攔的小男孩,而不是一個傲慢的人渣。的確這中間有個灰色地帶,因此經驗給你的敏銳度與你的Delivery就是關鍵。

  • Rapport break:

這個技巧的主旨在安全感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再度給予互動一些張力。Rapport的原意是人與人的連結、羈絆、或是親和感,當你一味的累積這種情感,你只會展現你是一個多麽善解人意且無害的「朋友」,更甚,太過積極而顯得有些噁心。適度的透過肢體語言,例如轉身、轉移重心的方向,或是在談話中從朋友的出發點切換至情人,做出帶有性暗示的玩笑,都是很好的方式。這也是一個使用肢體接觸的好時機,再次提醒,Delivery是成功的基礎。

  • Qualify and disqualify:

顧名思義,這個技巧的核心在於將她的小我捧起後再收回那些讚許。讚美她漂亮,但不經意的指出這個指甲油的顏色不太適合。說她一定會是個完美的情人,話鋒一轉再提到看似完美的女生一定有個陷阱等。

你所用的disqualify得與你們互動的框架相應,如果你讚美過她,那適時地使用降低她性價值的台詞是個好選擇,如果你多次用性相關的言語影響互動的基調,那將她視為姐妹、稱呼她為老奶奶等去性化的台詞則較適當。

但就如同任何技巧,這並不是一個每發必中的策略。別頂著一頭難看的髮型、儀容凌亂、穿著隨便就想依靠什麼仙丹獲得成功。別以為有了技巧、在這裡那裡讀了什麼文章就讓你比別人高一等,讓你可以略過充實自己、讓自己更有魅力的努力

有時候你什麼都做了,她還是會拒絕進入這個動態,也許是她厭倦了這種遊戲、也許是你的價值不到她的標準,也許就是你運氣不好。

別執著。

別因為你「好不容易學了一招」、做了努力,就讓自己的ego investment掌控你的思緒。放下,找下一個,很多時候這反而會達到吸引的成果。

推與拉的陷阱

使用這個技巧沒什麼限制,夠敏銳的人會將之運用在生活的各方面。然而,這個吸引方式有個致命的缺點。說是致命也許有點過頭,但個人認為推與拉最適合用在吸引短期、沒有長期目標的玩伴、床友。適度的為感情加入張力也是老夫老妻重燃愛苗的好方法,

但,濫用推與拉會使得長期維持感情十分困難。單刀直入的說吧,用堆拉吸引到的異性是很難維持長期健康的愛情的。

運用這個技巧你有辦法在自身價值不高的情況下吸引到遠超出你遠本能交往到的女性,然,她會與你在一起為的就不是「你」,而是你給的刺激、張力釋放的迴圈。這個投入與抽離的動態即使在過了吸引與追求的階段後也不會消失,使得維持穩定的感情十分困難。

有兩份較早的研究就證實了這點(看這裡,跟這裡)。簡而言之,在感情初期對關係滿意度變化越大的情侶越難維持長期的關係。交往對象對感情的投入程度不段變動的關係也都不長久。

當然,你可以說,運用這些技巧的很多是天生的黑暗三角人格,或是原本就想玩玩的男女們。那也是有可能的。

當進入一段長期(注意我說的不是穩定)感情中,推與拉的動態還是主角時,很容易因為無法維持適切的平衡而崩壞。甚至,是進入所謂的Push Pull relationship。這大概是我經歷過最殘害身心、但又最令人上癮的關係。當雙方在這個動態中累積的「癮」過於強烈時,感情的重點已不是互相扶持而享受對方的陪伴,而是像吸毒般追求將張力拉到崩裂邊緣後一口氣的釋放。那種戲劇化的激烈爭吵、以死相脅後的相擁而泣、藕斷絲連而分分合合後的性愛,會讓你在那種極為不健康的狀態下的佔有慾與熱情得到滿足。

精神強度較弱的男女常會困在這種無法滿足的癮當中,最後張力的強度超過他們的精神負荷,以致生活分崩離析,隨便打開電視都可以看到在這種關係中自我毀滅的人們。

極為危險,但又極其有吸引力,不過這就留到下次吧。

Push Pull Game 有 “ 4 則迴響 ”

  1. 前面我以為是在講類似謎南方法的東西,結果文末話鋒一轉,講出推拉的弊,讓我非常期待下篇文章!

    1. 我其實本身沒有讀過謎男方法,有些好奇書中究竟提到了什麼。然而,我仍秉持一貫的方針,認為任何技巧究竟是工具,若是使用者不知其風險而胡亂使用,可能反而無法達到想要的效果。這也是我厭惡任何速成、仙丹式的建議的原因。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